人民网雅温得5月6日电(记者薛丹、黄培昭)时值雨季,喀麦隆首都雅温得迎来了一年中最为舒爽宜人的时节。雨水滋润大地,树木繁茂如海,空气清新甘甜。从市区一路西行,便抵达雅温得—杜阿拉高速公路(以下简称“雅杜高速”)的起点。
这条现代化的快捷通道,将雅温得与喀麦隆第一大港口城市、经济中心杜阿拉紧紧相连。从高空俯瞰,公路宛如一条银灰色的飘带,在郁郁葱葱的雨林之间蜿蜒前行,绘出一道柔和而有力的弧线,镌刻在喀麦隆生机勃勃的绿色大地上。
在雅杜高速通车之前,唯一连接两座城市的高等级公路是N3国道。然而,这条年久失修的老路崎岖不平、状况堪忧,严重制约了人员往来和物资运输的效率。如今,雅杜高速不仅是喀麦隆,也是整个中非地区首条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高速公路,它的出现为当地人民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出行新通道。
“过去,从杜阿拉运送农产品到雅温得只能走N3国道,车多路烂,常常堵得一动不动。”雅温得市七区区副市长埃武娜·弗勒尔回忆说,“200多公里要跑5个小时,雨季更是可能耗上7小时。等到送到城市,农产品早已腐烂。”她语气中带着感慨与释然。
而道路沿线的村民布兰达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曾经的无奈:“村里有人生病,要送到雅温得或杜阿拉的大医院简直比登天还难,很多人就是在颠簸的路途中耽误了治疗。”
多年来,修建一条快速、安全、便捷的高速公路,是喀麦隆人民心中的期盼以久的共同梦想。如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国建设者将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中交一公局集团公司中非区域中心总经理杜思勇介绍,2022年,雅杜高速一期工程——全长近60公里的路段正式建成并通过竣工验收,显著改善了双城之间的交通状况。随着后续工程推进,雅温得至杜阿拉的车程将压缩至2小时以内,沿线逾千万人口的区域将因此焕发新的经济活力,喀麦隆与中非共和国、乍得等邻国的商贸物流效率也将显著提升。
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便利了交通,也带动了沿线经济的迅速发展。项目实施期间,当地新增了大量就业机会,村镇中的酒吧、商铺、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热闹非凡。
“我们这条高速公路设计为双向共六车道,采用高模量沥青铺装,设计时速达到110公里。”
雅杜项目经理温跃平向记者介绍道,整条道路配备了先进的控制中心,涵盖收费、超限检测、通信与监控等多个系统,全线共建涵洞108道、上跨桥6座、地下通道8个。大型互通立交与主线桥如同精密的节点,串联起高速沿线的交通网络,整个工程体现了中国道路建设的高水准,也代表着喀麦隆目前道路建设的科技高地。
温跃平向记者补充道:“我们根据喀麦隆的地质、水文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推进建设,同时注重技术创新,以实现效率提升与成本控制的双赢目标。”这套科学、高效、绿色的建设方案,不仅确保了工程质量,也为喀麦隆日后高等级公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项目实施中,环保理念亦贯穿始终。取土、弃土场严格选址,施工过程中实行水车洒水降尘,废水、垃圾定点收集、分类处理,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当地环保专家费尔南德·丹尼尔称赞道:“项目组不仅有技术,更有责任心。他们是我见过最负责任的承包商。”
喀麦隆自然资源丰富,项目在设计之初便充分尊重地貌与生态,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一次工地视察中,喀麦隆公共合同部部长阿巴·萨杜被先进设备和智能施工流程所震撼,感慨万千:“为什么我们独立半个世纪之后,才终于迎来了与中国企业的合作!”
公路沿线的敏高马约村,如今也焕然一新。村长埃隆杜身穿节日盛装,特意前来向中国建设者致谢:“过去村里闭塞落后,如今高速公路把我们和世界连接起来。雅杜高速是我们喀麦隆人的瑰宝,我要向中喀合作深深致敬!”
有当地媒体感慨:“正如这条高速公路穿越雨林、连接未来,喀麦隆人民心中的梦想,正一步步从愿景变为现实。”的确,雅杜高速公路犹如一束光,照亮了喀麦隆人民多年来的梦想之路,正将希望和富庶带进他们的生活。
(责编:贾文婷、杨牧)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