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呼和浩特顺利召开,会上,联想集团与呼和浩特市政府正式签署城市超级智能体战略合作协议。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方案服务业务群总经理戴炜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详细阐释了这一合作背后,联想以智能体为牵引推动AI普惠的创新与实践。
戴炜表示:AI普惠时代,能深入业务流程的城市超级智能体,是串联算力中枢与智慧城市4.0的关键载体——它既是释放效率与创造力的创新生产力,亦是联想实现AI规模化价值释放的核心支撑。
一、乘势算力中枢,共创城市超级智能体
作为此次签约的核心,城市超级智能体究竟是什么?戴炜在演讲中给出了清晰定义:“超级智能体不是一种工具或者一个模型,它是一种认知操作系统,是多模态、跨平台的智能中枢,是AI需求的总入口。它能帮助人类进行复杂问题的处理及任务的执行,具有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与演进的能力。”
联想的城市超级智能体采用“1+N”架构,即由1个核心中枢协同多个领域智能体实现复杂任务处理与服务供给。这个核心中枢负责感知、交互、认知、决策、规划、编排,并通过宏观层面实现计算与资源调度,统筹各领域智能体协同运作;领域智能体则专注于垂直场景的任务执行与反馈,从而形成“全局统筹+专业执行”的协作体系。
此次与呼和浩特的合作,正是这一架构在城市场景的生动落地。呼和浩特身处“东数西算”工程枢纽节点,依托和林格尔新区“中国云谷”,已集聚三大运营商及银行数据中心,算力规模达140P,机架超22万架。
戴炜强调:“呼和浩特市庞大的算力基础提供了智能体应用的算力土壤,联想会协同呼和浩特一起将算力转化为可交付的场景应用价值。”
据悉,双方将推进城市超级智能体在教育、交通、农业、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等重点垂直领域的应用,实现城市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为城市决策提供智能支撑;同时服务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和特色产业,实现智能体功能的全面拓展和深化。
与传统的智慧城市相比,城市超级智能体将实现真正的“人智共创”。过去的“城市大脑”聚焦解决数据的获取和可视化问题。城市超级智能体能够支持“城市大脑”深度介入城市管理的流程和体系,使城市进入智慧城市4.0阶段。
戴炜表示:“联想城市超级智能体,是跳动在AI普惠时代的城市新生脉搏。”
二、技术突破与场景爆发,超级智能体元年到来
包括呼和浩特在内,联想今年已经上海虹口、湖北宜昌和福建武夷山四地“落户”城市超级智能体,不仅如此,联想此前还发布了包括超级智能体和领域智能体在内的智能体矩阵,以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AI需求。
2025年更是联想定义的超级智能体元年,这一判断既有联想战略、技术和场景落地上的实践支撑,也与AI技术两大标志性拐点密切相关——算力成本骤降与场景化应用爆发。
算力成本:通过技术创新,大模型的训练成本和推理成本大幅度下降,打破了算力资源壁垒。
场景化应用:国内外的科技公司纷纷加入到AI入口与创新生产力主导权的竞争中,AI的场景化应用增多,海量的智能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戴炜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演进与行业场景深度融合,AI持续从“可见”向“可用”加速跃迁,智能体成为AI走向实用主义的关键载体。超级智能体的出现让AI应用和传统应用从点状的交互工具,进化为组织能力重构的创新生产力。
此次联想与呼和浩特的合作,将充分发挥联想在AI普惠化方面的技术优势和呼和浩特在绿色算力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超级智能体引领产业转型,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板,助力“人工智能+”和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
“AI的终极形态,不是替代人类,而是人智共创。”戴炜表示,联想始终倡导“硅基智能+碳基智慧”的混合治理理念,让AI与人类智慧并肩前行,在公共服务、产业升级、组织管理等多领域实现AI普惠。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