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续提升生态治理能力”

“在滇池之畔,我们看到水鸟振翅掠过水面,鱼儿竞跃泛起涟漪,岸边的游客不时驻足欣赏或拍照。湖光山色间,人与自然共同谱写了一曲灵动的乐章。”泰国皇家林业局官员迪萨翁·艾提亚里雅苏农向本报记者分享了自己最近游览昆明市滇池的印象。

植被覆盖率提升到约81%,植物物种增加至303种,鸟类增加至175种,当地本土鱼类恢复至6种……近年来,滇池环湖湿地建设为当地生态保护构筑了一道屏障,飞鸟与鱼的回归预示着湖滨生态系统不断向好。迪萨翁感慨道:“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持续提升生态治理能力,这是中国生态保护成功的关键所在。”

近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研修班成功举办,来自智利、埃及、埃塞俄比亚、加蓬、罗马尼亚、斯里兰卡、泰国、津巴布韦等8个国家的官员及专家参加,并赴云南省昆明市走访考察,交流分享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及实践经验。

走进云南省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木蓊郁繁茂,叶片青翠欲滴。极目远眺,远山被轻纱般的薄雾笼罩,一声声鸟鸣在山谷间回荡。“这里的珍稀物种与常见草木共生共荣,各种菌类竞相生长,构筑起多物种共生的生态谱系,这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范本。”罗马尼亚野生动物和山地资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伊昂·米海·波普表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任何一方可以置身事外。各国需要真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景。”

在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向学员们展示了“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的实际应用。无人机通过自动巡护将数据实时发送至智能分析平台,全天候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智利林业局生物学专家克里斯托弗·塞普尔维达·索布韦对科技赋能生态保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说:“这些实践让我们看到,中国充分利用科技赋能生态系统保护实践,有效助力生态保护可持续。”

研修班结业典礼上,埃及高等教育部官员穆罕默德·赛义德表示,此次来华参访收获颇丰,中国的生态保护在建立长期战略规划、健全法治体系、现代科技创新应用等方面走在前列,值得各国学习借鉴。斯里兰卡野生动物保护局官员恰纳·尼山塔表示:“此次研修班系统分享了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进实践经验,为各国搭建交流平台,有助于提升各国生态治理能力,促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21日 03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