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雅加达电(记者曹师韵) 近日,由中国外文局、国家能源集团、印度尼西亚国家电力公司联合主办的“红树林的新生”中国—印尼可持续发展交流对话会在雅加达举办,来自中国、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国的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及企业负责人等百余位嘉宾与会,共同探讨红树林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国外文局总编辑高岸明表示,红树林作为全球重要生态屏障,其价值关乎人类福祉。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成为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的国家之一。今年恰逢中印尼建交75周年,本次对话会是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深化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合作之举。
中国驻印尼使馆文化参赞王思平指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双重推动下,在印尼的中国企业日益承担起生态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义务。中国驻印尼使馆将持续支持两国在红树林及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为增强区域生物多样性、提升碳汇能力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力量。
印尼环境部高级环境教育专家琳达—克里斯纳瓦蒂强调,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保护红树林的重要性。红树林不是负担,是对未来的投资,希望两国能够通过保护红树林合作帮助人民获得更多益处。
柬埔寨环境部海岸线与海洋保护司副司长、自然保护区专员米斯·里特表示,通过联合研究、政策交流与能力建设来加速红树林恢复,不仅有益于中印尼两国,更将惠及全球南方。
会上,中外专家围绕红树林保护展开专题演讲和圆桌对话,围绕“保护红树林,守护蓝色家园”主题展开热议。活动尾声,中印尼青年代表共同发布《“涵养地球之肺,守护海上长城”红树林保护雅加达倡议》,呼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绿色转型,创新国际合作机制,并加强红树林保护人才交流与国际志愿者网络建设。
(责编:贾文婷、张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