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莱文回顾《网络奇兵2》最终关卡的创作经历

网络奇兵2》是PC游戏界的经典之作,但和它的精神续作《生化奇兵》一样,其最终章节的表现比不上游戏的其他部分。游戏的最终关卡——“万物体”,将前期曲折的飞船走廊场景换成了基本类似巨型肠道的空间,玩家要在满是敌人的关卡中艰难推进,资源也会不断消耗。除非极为谨慎,否则在与SHODAN的最终决战时,你可能会准备不足。

肯·莱文回顾《网络奇兵2》最终关卡的创作经历

尽管“万物体”无疑令人印象深刻,但它通常被视作《网络奇兵2》中相对薄弱的部分之一。而据《网络奇兵2》的设计师、《生化奇兵》的缔造者肯·莱文所说,这完全是……肯·莱文的错。

在与Nightdive Studios的Lawrence
Sonntag进行的一段深度视频访谈中,莱文表示,这一切都源于他为《网络奇兵2》结局构思的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有天晚上我在家,跑步的时候或者别的什么场合,想到‘天哪,如果能在零重力环境下到飞船外面去,那肯定很棒’,”他解释道,“当时我太缺乏经验了,根本不知道实现这个想法需要付出什么。”

莱文说,他并未因此放弃,而是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乔恩·切伊和罗布·费米尔。“他们只是对我翻了个白眼,说‘兄弟,我们只有14个月的时间来制作这款游戏’。”莱文解释说,制作这样一个关卡意味着要大幅扩大项目的范围,这会对整体游戏体验造成不利影响。“你真的不会想做一个和游戏其他部分截然不同的关卡,因为这需要大量一次性的定制工作,会让游戏的其他部分相形见绌。”

莱文觉得“要是能做成那样肯定会非常酷”,但他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切伊和费米尔的合理建议。“我明白了,但之后我还是做了一个在视觉和玩法上都完全不同的关卡,”他说,“我认为这不是游戏中最出色的关卡之一,这完全是我的责任,因为当时我还没吸取教训:当你试图在系统层面上彻底改变游戏的重心时,这个关卡得到的投入就会比不上游戏的其他部分。”

暂且不论莱文在制作《网络奇兵2》高潮部分时犯下的错误,得知莱文曾构思过一个发生在冯·布劳恩号外部的关卡还是很有意思的,尤其是因为这个想法在该游戏的几款续作中得到了体现。《死亡空间》最初打算做成《网络奇兵3》,后来Visceral
Games受《生化危机4》的启发改变了方向,其中有几个场景发生在石村号的外部,而这一设定在《死亡空间2》中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同样,Arkane出色的沉浸式模拟游戏《掠食》也让玩家能够走出塔洛斯1号空间站进行探险。

最近,Nightdive对《网络奇兵2》进行了期待已久的翻新,泰德·利奇菲尔德在他的《网络奇兵2:25周年重制版》评测中对其给予了高度评价。与此同时,莱文仍在埋头制作他的下一款游戏《犹大》,这款游戏融合了《生化奇兵》和《网络奇兵》的风格,并计划采用颇具野心的模块化叙事方式。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