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向摩洛哥派遣援外医疗队50周年。半个世纪以来,一批批中国医护人员身披白甲,远渡重洋来到摩洛哥,在偏远山区悬壶济世,在沙漠边缘救死扶伤,守护摩洛哥民众的生命健康。
1975年9月,上海市负责组建的第一支援摩中国医疗队进驻摩洛哥塞达特市哈桑二世医院,开启中摩医疗合作的新篇章。截至目前,共有197个批次超过2000名队员从上海各大医院驰援摩洛哥。他们中有新婚燕尔的丈夫,也有告别儿女的母亲;有充满活力的年轻医师,也有年过半百的资深专家。尽管远离祖国、条件艰苦,他们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克服重重困难,迅速适应环境,以当地民众健康为己任,全心投入工作。
50年来,中国援摩医疗队累计诊治588万人次,住院收治84万人次,完成手术55万余台。他们帮助难产婴儿呱呱坠地,给视障人士带来光明,为受伤民众消除疼痛,让重症患者重获新生。医疗队还帮助所在医院建立规范化诊疗流程,捐赠先进医疗设备,为提升摩洛哥医疗水平不懈努力。摩洛哥卫生部前秘书长拜尔福吉赫表示:“中国医疗队本着奉献、合作、担当的精神,发挥专业力量,为呵护摩洛哥民众健康、改善摩洛哥医疗条件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援摩医疗队不仅是守护生命健康的使者,也是两国民心相通的桥梁。无论是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还是2023年摩洛哥遭遇强震之后,中国医疗队坚守岗位,坚持生命至上,与摩方共克时艰。正是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两国人民的手握得更紧,心贴得更近。每当我来到医疗队驻扎城市,都会听到当地民众对中国医生真诚的赞扬和感谢。
真正的医者,不分国籍;真正的友谊,历久弥坚。50年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医生张柏根作为首批援摩医疗队队长,与当地护士卡蒂迦组成“黄金搭档”,结下深厚情谊。50年后,两位耄耋老人在摩洛哥重逢,不禁潸然泪下,为曾经携手奋斗倍感自豪。这正是一个生动缩影,中国医疗队把青春播撒在素有“北非花园”之称的摩洛哥,开出绚丽的友谊之花。
50年白衣执甲,信守护佑生命的庄严承诺;50年守望相助,书写中摩友谊的动人故事。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初心不改、砥砺前行。中国援摩医疗队将以实际行动,赓续“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谱写中摩战略伙伴关系更加辉煌的篇章。
(作者为中国驻摩洛哥大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4日 03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暂无评论内容